GMO植物
我國的研發
GMO動物
GMO微生物
合成生物學
抗輪點病毒轉植基因木瓜品種
輪點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簡稱PRSV)
實驗室主持人:
中興大學植病系
葉錫東
教授
主要研究者:包慧俊
博士
(現任教於環球科技大學)
目的:
轉殖台灣典型輪點病毒品系PRSV
YK的鞘蛋白基因,以獲得鞘蛋白
基改木瓜(台農二號)。
基因構築:
農桿菌轉殖用載體
– pBI 121
鞘蛋白基因之表現
– 35S promoter/ PRSV YK/ Nos terminator
篩選基因之表現
– Nos promoter/ NPTII(抗kanamycin)/
Nos terminator 後又在抗輪點病毒轉殖木瓜中發現另一種僅發現於琉球的病毒 - 木瓜畸葉嵌紋病毒(papaya leaf distortion mosaic virus;簡稱PLDMV),目前已穫得雙抗轉殖木瓜。
研發經過 民國64年 日本宣布開放台灣木瓜進口,農民便在高屏溪兩岸種滿了木瓜田,準備大舉進攻日本木瓜市場,賺取日幣。當時種植的是日本人流行的日昇木瓜品種;該木瓜品種特性是外型可愛、風味絕佳,但缺點卻是容易感病。 爾後,高雄縣燕巢、阿蓮、大樹等地區發現輪點病毒,之後於短短二、三年內輪點病毒便侵襲全省大部份的木瓜栽培區,造成嚴重的損害。每年造成數億元的農業損失的木瓜輪點病,蚜蟲是木瓜輪點病的傳播者。蚜蟲在病株上取食而獲得病毐,再到健康的木瓜上取食,將病毐傳播至健株,完成傳毐時間只要2~5分鐘,傳播的速度很快。 受木瓜輪點病侵襲的木瓜,其植株生長受阻,木瓜結果量大減,並且造成果實品質變差並帶有苦味,幾乎毫無商業價值。到今天為止,木瓜輪點病都還是絕症,祇能以田間管理的方式作預防但無法有效防除。 民國77年 鳳山試驗分所發展出網室栽培田間管理技術,來防範蚜蟲傳播木瓜輪點病毒,並有效的組隔蚜蟲傳染病毒,成效卓越;同時又在各方面技術的提昇下,網室搭建的企業化,網室栽培逐成為木瓜栽培的主流。 網室栽培技術一公頃的成本大約60萬,使用期限約3年,這使得種植木瓜成為資金較豐厚的農民的專利,帶來的副作用為相對密閉的空間成為其他病毒的溫床,使得農藥使用量隨之激增。因為網室所造成的濕熱環境,卻使其他蟲害增加,導致原來不太需要噴灑農藥的木瓜,也開始需要大量農藥;而木瓜覆蓋在細密的網下,日曬量減少會影響木瓜風味,並且使用過的廢棄塑膠網也往往會造成環境污染。 民國85年 中興大學葉錫東教授轉殖了鞘蛋白基因的木瓜在接種輪點病毒,基改木瓜試驗成功,並開始進行基改木瓜進行田間抗病及性狀評估。 基因轉殖木瓜培育之方法為:先選擇分離典型嵌紋病徵輪點病毒之鞘蛋白基因,為解序及轉殖於木瓜的標的。再利用農桿菌Ti轉殖系統,獲得45個轉殖木瓜品系;這45個品系中分離挑選出數個品系進行 基改細胞內表現分析及接種不同木瓜輪點病毒(PRSV)系統。其中19-0-1對三個不同地域的PRSV系統仍表現出免疫的抗性,其他六個品系則表現不同程度的系統專一性抗性。 其原理為利用植物遺傳工程方式將木瓜輪點病毒(PRV)鞘蛋白基因轉移至木瓜以產生抗病性狀,基改木瓜株系對臺灣、夏威夷及泰國三個不同來源的病毒系統都有極高的抗病力,未來可望不受地區限制而能廣泛應用於防治木瓜輪點病毒。 民國85-88年 在行政院農委會的核准下,基改木瓜於85年春天開始進行四次田間隔離試驗觀察。根據前後四期的隔離田間栽培,單位面積產量比非基改木瓜高出二點五至二點八倍,商品價值高十至十一倍,病毒感染率則只有2%至3%,抗木瓜輪點病表現非常明顯。 基改木瓜 (右) 與對照組 (左) 單位產量之比較 圖1. 民國90年 國內第一個完成隔離田間試驗的基因改造植物。 民國91年 在農委會的規範下繼續進行區域性指定田間試驗開始,基改木瓜進入最後評估階段。此階段偏重園藝性狀的觀察,以作為種苗登錄品種命名的依據;其試驗目前仍在觀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