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8

基改法規我國宜有因應之道

高文彥博士

目前台灣周邊已經或即將施行生物安全議定書的國家,已經有中、日、泰、馬、越、紐、印尼。日本2003年底簽署生物安全議定書,花了大功夫重新檢討重新規劃國內GMO管理法制。去年依法就GMO許可案,全面逐案重新審查LMO之適用性。這是因為日本政府具有安全評估實務的相當能力,才做得到。韓國政府也計畫在明年春簽署生物安全議定書,國內立法也已完成草案。這是相當驚人的進展。泰國今年十一月跟進簽署議定書,確定明年二月十九日施行。

 

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三期計畫(2005-08)已經預計投入四十多億,以發展產業為2008目標,其中太多GMO產品。然而對於生物安全議定書國際發展的情勢,將來基改產品可能無法輸出的窘境,卻缺乏警覺,因應措施相當緩慢。假設認為可以安全研發非食品項目如GM蘭花,銷往日本,就避免掉了基改食品的爭議與安全評估的功夫,現在恐怕會是春夢一場。

 

CBD今年五月蒙特婁會議報告(註一)指出,建立法規架構環境是目前各國最迫切的需求,其中人才的缺乏也是最大障礙之一。而建立法規,不僅是法規條文之撰擬,也必須要有全面觀念架構的思考,否則在沙灘上搭空架子,無濟於事。國際農業政策研究院(ISNAR)研究報告摘要(註二)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概念架構,並列出一些政策思考選項。比這個摘要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閱在此之前舉行的會議報告(註三),其中包括一些參考案例。有別於ISNAR的政策探討,有另外學者提出相關研究(註五),以法規“範本”方式,提供借鏡參考。其中觀點,自有其若干道理。不過,如何與我國利益切磋,是一個範本以外的巨大功課。

 

我國立法,必須在這些基本概念中選擇。個人的想法,第一階段可先清楚列出不同選項,方式有如UNEP/CBD/BS/COP-MOP/1/8(註四),以做為下一階段具體討論的依據。

 

WHO今年六月發布的官方報告(註六),是WHO近年來在這個議題上最大規模綜合調查的研究結果,完整呈現了WHO的政策立場,與各國調合觀點。報告中對於發展生物技術之法規體系,視為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的主要目標(頁24),與前述諸觀點均有共識。我國應該就我國情形與利益,盡量符合WHO政策,以務實準備與國際接軌。但是我國政府,對此全然不理,自絕於外。我國學研界,以SCI發表為考量,對政策研究較少注意。舉WHO(2005)報告為例,全文引據287件參考文獻,其中SCI沒有幾件。這可以彰顯我重要政府政策研究的最大盲點。藉「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法(草案)」修訂工作為由,建立相關政策研究的機制,才是為本之道,否則撰擬條文都是空談,是否能夠實踐(implementing & enforcement),會是疑慮。

 

其實國際事務已經相當透明化,資料多而且容易得到。我們不能完全責怪國際排斥,自而須要自我檢討。檢討之一,便是人才之培養與能力之建設。特別是嫻熟法律事務(legal affairs)、政府事務(government affairs)、法規科學(regulatory science)以及國際事務(international affairs)等各方專家應盡速培養,共同參與。「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法(草案)」修訂工作,任務之一,便須要將能力建設此目標也予以立法推行。此外我國國家型計畫辦公室須要有人參與本法建制研討,事關我國農業生技的前途,實在不能等閒視之。 

 

註一: UNEP/CBD/BS/COP-MOP/2/INF/7. REPORT ON THE NEEDS AND PRIORITIES OF COUNTR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OCOL AND POSSIBLE MEASURES FOR ADDRESSING THEM, INCLUDING OPTIONS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EQUACY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註二: McLean, MA et al. 200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Biosafety: Linking policy, capacity, and regulation. ISNAR Briefing paper No.47.

註三: McLean, MA et al. 2003. A framework for Biosafety Implementation: Report of a meeting. ISNAR Biotechnology Service.

註四: UNEP/CBD/BS/COP-MOP/1/8. Procedures and mechanisms on compliance under 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註五: Abramson, SH & Reifschneider, LM. 2002. Model Act. Proposed provisions for a transparent, effective and workable biosafety regulatory framework.

註六: WHO. 2005. Modern food biotechnology, human health and development: an evidence-based study. 23 June 2005.